笔趣阁

爱看文学>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 第141章 奖励机制(第2页)

第141章 奖励机制(第2页)

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将,抚摸着腰间陪伴他多年的佩刀,低声嘀咕。

“装填这么慢,还没等打响第二枪,敌人的骑兵早就冲到跟前了!”

“就是,打得也不准,还容易炸膛伤了自己人,哪有弓箭来得实在?”

“真要拼命,还得靠咱们手里的刀枪!”

类似的质疑声,在军中并不少见。

许多习惯了冷兵器肉搏的老兵,对于火器这种需要小心伺候、威力又不稳定的新武器,本能地抱有不信任感。

他们更相信自己手中的刀剑,更相信个人的勇武和娴熟的格斗技巧。

秘密工坊内,也同样存在着新旧观念的冲突。

林羽推行的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让一些习惯了“慢工出细活”

、依靠个人经验和手感的老师傅感到不适应。

“侯爷定的这尺寸,也太死板了!”

一位经验丰富的铁匠,看着图纸上精确到分的标注,忍不住抱怨。

“打铁嘛,火候到了,手感对了,自然就是好东西,哪用得着量来量去?”

“就是,以前咱们师徒相传的手艺,可比这些条条框框管用多了!”

他们抵触那些量具和模具,认为那是在束缚他们的技艺,是对传统手艺的不尊重。

他们更相信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直觉。

而在官僚体系内部,问题则更为复杂。

许多旧官员,对于工坊的技术事务,完全是一窍不通。

让他们去管理一个涉及冶炼、铸造、火药的工坊,或者去监督一项需要精密计算的水利工程,简直是赶鸭子上架。

他们往往只知道下达命令,催促进度,却对其中的技术细节和潜在风险一无所知。

甚至可能因为外行指挥内行,而导致项目延误,或者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面对这些来自不同层面的阻力,林羽并未采取简单粗暴的压制手段。

他知道,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更需要事实来说话。

针对军中的疑虑,他组织了数次实战对抗演练。

让装备了火器(手榴弹、少量火枪)的部队,与传统的冷兵器部队,在模拟的战场环境下进行对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