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探子伪装成普通的工匠或杂役,混迹在人群中,留意着任何可疑的言行。
也有探子潜伏在工坊周边的山林和村镇,监控着是否有外来的陌生人试图靠近或打探消息。
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第一时间上报给李瑶。
对于违反保密规定者,处罚极其严厉。
轻则鞭挞,重则处死,甚至可能株连家人。
林羽要用最残酷的手段,来杜绝任何侥幸心理。
就在这种高压的保密氛围下,一起真实的案例,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
一名负责记录冶炼数据的年轻书吏,因为贪图钱财,被潜伏进雍州的西夏探子所收买。
他试图将一份关于高炉结构和焦炭使用方法的记录,偷偷带出工坊。
然而,他的异常举动,早已被听风楼的暗哨察觉。
就在他即将把情报交给接头人的前一刻,被李瑶亲自带队的人马当场抓获。
人赃并获,证据确凿。
林羽没有丝毫犹豫,下令将这名书吏,以及与他接头的西夏探子,在工坊所有人员面前,公开处决。
两颗血淋淋的人头,被高高悬挂在工坊门口。
无声地宣告着背叛的下场。
所有目睹这一幕的人,都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他们再次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制造器物那么简单。
更关系到雍凉的生死存亡。
保密,不再仅仅是一纸条例,而是烙印在每个人心中的铁律。
林羽知道,这样的高压手段,或许有些不近人情。
但在乱世之中,在强敌环伺之下,他别无选择。
技术优势,是雍凉赖以生存和展的基石。
这条生命线,绝不容许被任何人斩断。
……
新技术的曙光虽然照亮了雍凉前进的道路,但前行的阻力,却从未消失。
变革,总是伴随着阵痛。
新旧理念的碰撞,在军队、工坊、甚至官僚体系内部,时有生。
军营的操练场上。
火器营的士兵正在进行火枪射击训练。
硝烟弥漫,枪声零落。
旁边观摩的一些老营的将领和士兵,看着火枪兵们相对笨拙的装填动作,以及那并不算精准的射击效果,脸上露出了怀疑的神色。
“哼,这玩意儿,看着吓人,真上了战场,怕是不顶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