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北伐之际,若大军配备此物,定能在辽阔草原上提前洞察敌情。”
“此事不必急。”
朱瞻基听罢轻蔑一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北伐尚需时日,至少还要筹备两三个月。
因此,这种军事利器他怎会轻易交付?
不靠此物从好战的祖父那儿换些利益,实在有愧于他费尽心力制作它。
再说,玻璃尚未制成,仅用水晶成本过高,无法广泛推广。
毕竟要制作这样高质量的望远镜,必须选用毫无瑕疵的水晶,且需要技艺超群的工匠耗费大量精力精心打磨,才勉强完成了这一个。
换作常人,别说这种毫无瑕疵的水晶了,单是寻觅到一位能将其打磨为合格凸透镜的匠人,便是难事。
因此,待玻璃造出之后,再着手制作望远镜更为妥当。
该说服的人都已说服。
见周忱欲言又止,朱瞻基站起拍了拍屁股便道:“行了,走吧,回去。
等这边事毕,我会安排你入工部,此事还得与户部及夏老先生商议。”
周忱:“……”
总觉得事情哪里不太对劲。
------------
“太孙,北伐在即,臣以为此事需再斟酌。
若我军大量配备望远镜,夜不收的情报势必增加,两军未战,我军便已对敌情了然。”
自皇庄归来,周忱心中一直郁结。
看着骑马而过的朱瞻基,又瞥向他怀中放置望远镜的位置,心中满是遗憾。
若草原之上各军将领皆有此物,调兵遣将犹如如虎添翼。
可惜无论他如何劝说,朱瞻基始终不肯立即着手制作。
“不急,先把羊毛纺织厂的事办好再说。”
朱瞻基瞧见周忱眼中的焦急,唇角微扬:
“况且战事尚未开始,临战前送去也来得及!”
“可……”
周忱刚要开口,忽见前方官道上一名锦衣卫骑马疾驰而来。
待近至二三十米,那锦衣卫被护卫朱瞻基的锦衣卫拦下,立刻勒紧缰绳,骏马受控急停,锦衣卫随即翻身下马。
朱瞻基抬手示意众人停下。
锦衣卫下马后几步奔至朱瞻基身前不远处,随即单膝跪地:
“报,太孙殿下,代指挥使命末将禀告殿下,回城时请绕道其余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