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看文学>房俊房玄龄是哪部小说 > 第两千七九章 君权神授(第1页)

第两千七九章 君权神授(第1页)

上古以降,“君权"与“神权"素来并驾齐驱、上下分明,世俗之君王要得到上天之神的授予,才能拥有治理国家的合法权力,“神"在上、“君"在下,并行不悖。

但“神"真的高高在上吗?

未必。

因为凡人是不能与“神"沟通的,“神"的一切旨意,都需要有人去领受、然后授予世人。领受神意"的也是人,既然是人,自然拥有人的一切属性,杀戮、贪婪、妄言、侵-占。…所以,“神权"与“君权"必然有所碰撞、有所掣肘,“神权"侵占“君权"的权力,“君权"则假借“神权"的名义。…。…。

这是一切动荡混乱之本源。

商朝之时,君主虽然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但重大决策需通过祭祀、问卜“神明"来决定,神权凌驾于王权。

周朝之时,提出“天命观”

,周王即“天子”

,“神权"与“君权"归于一身,但“天意"仍需通过祭祀和“敬德保民"的道德观来维系,神权仍有一定独立性。

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八荒,“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堪称“历史上最强大的世俗专制”

,但他的权力来自于“强权"而非“神权”

,更不是“神权君主”

,非是“君权神授”

即位时间太短,以“强权"压制诸国残余,尚未完成“君权"与“神权"之统一。

真正的“君权神授”

“政教归一”

,自汉武帝而始。

“天人感应"看上去或许只是史书之上区区四个字,浅薄认知是儒家用以统治人民的一个理论,但实质上却堪称惊世骇俗、震古烁今!

因为正是这四个字,将皇帝塑造成“天的代理人”

,使君权彻底神圣化。

自此之后,“君"既是“天子”

普天之下,一个国家、一个种族,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意志!

如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才能成为华夏神州的约“天下大势,而不是普天之下的天下大势!禄东赞喝着茶水,默然不语。

他是天下少有的智者,这个时代的人杰,但困囿于眼界、见识,从未能以“神权“君权"的角度去看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于一个文明的存续。

听闻房俊一席话,令他茅塞顿开之余,却又陷入沮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