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胡义转述的府上情况,胡惟庸了然地点头。
没事儿,我会出手!
(本章完)
------------
对于胡仁彬的教育,绝不是一顿两顿打就能了结的。
在这个连坐再正常不过的时代,想要让自己平安无事地活下去,胡惟庸必须紧紧盯住胡仁彬这个混账。
之前胡惟庸外出厮混前,刚刚跟这个混账和胡馨月交了底,告诉过他们目前的形势。
没想到,自己才出去几天,一回来就看到自家那逆子,左手一只油汪汪的鸡腿,右手一杯美酒,高坐在正堂里吃得正欢。
胡惟庸看着这小子乐不思蜀的样子,冷笑一声。
左右扫了一眼后,也懒得去祠堂找趁手的“兵器”
了,直接抄起一旁不知哪个护院放在这儿的哨棒,一声大喝。
“逆子,纳命来!”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还有那高举哨棒大步冲来的身影,胡仁彬整个人都傻了。
这凭啥啊!
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啊!
自家这暴躁老爹怎么就不能在外头多待几天呢?
这下好,一下子被抓了个现行。
这下怕是把前几天没挨的打全给补上了!
苦啊!
胡府内父子俩的鸡飞狗跳,只是应天城里小得不能再小,压根传不到外边的一点小动静。
如今的应天城,“热搜榜榜首”
,当是自醉风楼传出的由“韦公子”
所作的那首木兰词。
不同于之前的临江仙,这首木兰词显然更符合深闺中的大娘子、小姑娘们的口味。
最近这几天,不知多少闺阁少女,一边喃喃念诵着“人生若只如初见”
,而后两眼红得像兔子似的悲春伤秋。
而这首诗的作者“韦公子”
的大名,也几乎瞬间传遍了整个应天城。
一群妇女和年轻女孩们此刻在心里暗自思量,这位才情卓绝的韦公子究竟是何等人物呢?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创作出如此令人心动的诗篇呢?
这个问题,不仅这些妇女和女孩们想知道,连士林中的众人也都充满好奇。
这样注定流传千古、青史留名的诗作,一出现便展现了作者的高超水平。
可是,为什么明明有这样的才华,之前却从未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呢?
他究竟来自何处?
听名字似乎不像是诗书传家的高门大户出身,反倒像是市井、商贾之家才会取这样的名字。
然而,偏偏这样一个人,之前竟无人知晓他的底细。
他宛如凭空出现一般,不知来处、不知去处,才气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