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与妻子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夫妻俩也聊了很多话。
次日一早,照常去书房处理奏章。
按照惯例,五日进行一次大朝会,今天并非朝会日。
处理完了奏章,于下午去了长安驻军大营。
将士们看到将役到来,无不激动,给将士们带来了冬日慰问品。
随行的有刘峥、李望、唐雀、苏牧,看到将士们精神状态极佳。
江易也很开心,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他们就认真地训练。
最近一直对伐汉联盟放在心上,不知那些国家何时动手。
“最近得到消息,有些国家暗地组建了一个叫伐汉联盟。对此,你们怎么看?”
众人沉默了片刻,一些弱小的国家抱团,再正常不过了。
“只要那些国家没有对大汉造成实质伤害,咱们就静观其变。暂时不能先动手,否则师出无名。”
苏牧率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如非必要,还是不要轻易对其他国家动战争。
“臣认为要加强边防,以防周边国家偷袭。虽然咱们有火气,但不能太过于骄傲。”
李望认为骄傲必败,边关将士不能放松警惕。
“如此甚好,正打算派兵征服松昌国,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松昌国招惹了大汉,必须给对方强力回击。
不要怪大汉以强欺弱,胆敢收买大汉地方官,让他们叛变。
自从三州叛变之后,江易对军队进行整改。
皇帝是一个国家军队最高统帅,也有着最高的指挥权。
也不会像宋朝那样重文轻武,还是给地方武将保留了一些权力。
若是有作战任务,让他们自由挥。
这也能保证军队的高战斗力,让武将不会感觉到在指挥上有束缚。
“陛下,可否缓几年对松昌国用兵,让将士们好好训练。”
唐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认为明年出征松昌国不是最佳时机。
大臣们向江易提建议,也希望他能够采纳。
江易作为一国之君,要决定的事,其实不采纳他们的建议也能实行。
他还是听了大臣们的想法,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犯更大的错。
派兵出征其他国家,可不是件小事。
若是指挥不当,将会有数万将士伤亡。
对大汉来说损失可就大了,李望他们也希望江易三思而行。
“难道就不征服松昌国,他们会以为我们怕了。正打算派兵先占领几座小岛,在那里建造永久军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