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微微点头,说道:“韩党自然是不愿意的,不过这也是为了朝廷的长远考虑。徐子建若能在这个职位上挥才能,对朝廷也是一件好事。”
文彦博给徐子建定的官职是集英殿修撰。
集英殿修撰,负责修撰典章故事等,为大周皇帝提供顾问和决策参考。
这个职位,对于徐子建来说,既能挥他的才能,又能让他在朝廷中积累经验。
然而,韩党自然不愿意让徐子建得到这个职位。韩章在朝堂上,满脸不悦地说道:“文大人,徐子建身为登州水军统制,进入枢密院才是合理的。我建议,让他担任枢密院副都承旨。”
其他韩党官员也纷纷附和:“是啊,是啊,以文御武本就是我朝惯例,徐子建进入枢密院,再合适不过了。”
文彦博皱了皱眉头,反驳道:“韩大人,枢密院副都承旨一职,责任重大,徐子建虽有才能,但毕竟年轻,是否能胜任,还需斟酌。集英殿修撰这个职位,更能挥他的长处。”
双方争论不休,一时之间,朝堂上气氛紧张,仿佛空气都要凝固了。
这时,嘉佑帝坐在龙椅上,微微抬手,说道:“朕看,就依韩卿家所言,让徐子建进入枢密院。不过,授官为枢密院都承旨,而非副都承旨,还兼任翰林院侍读。”
文彦博等人知道想让徐子建担任集英殿修撰是不可能了。
枢密院是副相富弼的地盘,想必也不会为难他一个小辈。这枢密院都承旨官位倒也不错。
韩党对于徐子建担任从五品的枢密院都承旨自然是不太满意。
毕竟原本六品的副都承旨要继续升迁正常要经历三年勘磨被评上等才能升职。
如今徐子建没有经历三年勘磨就多升了一级,以后想要打压他就更难了。
毕竟在大周朝担任了五品以上官员就算是大员了。
如今只能想办法尽快将徐子建调离汴京,之前安排人去西疆对付西夏人的计划也该提上日程了。
既然徐子建提出来对付西夏的《平戎策》,那么明年安排他去陕西路任职也很合理不是?
“哼,这徐子建倒是运气好,不过我们不会让他得意太久。”
韩章咬牙切齿地说道。
“没错,得尽快想办法把他弄出汴京。”
其他韩党官员纷纷响应。
一甲的榜眼章惇对徐子建充满了忌惮。
哪怕他加入韩党初次授官也是按部就班授予正七品的翰林编修。
要想升到集英殿修撰最少也要三年以上。
而徐子建直接任职枢密院都承旨相当于比他少奋斗了差不多十年。这让他如何不忌惮!
“这徐子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地位,日后必成我心头大患。”
章惇心中暗自思量。
同样难受的还有探花徐坤,他即将迎娶高太尉家的嫡女。
今日同样被授予正七品的翰林编修。
看着被授予枢密院都承旨的徐子建嫉妒得冒火,却也无可奈何。
只能恶趣味地想着徐子建在枢密院任职的时候碰到其生父康海丰想必很有趣!
断绝关系的父子同一个官衙门任职,想到这里徐坤才心情好点!
“哼,看你徐子建到时候如何自处。”
徐坤心中暗暗期待着。
其他想要看笑话的人却不知道,如今徐子建在汴京的官职只是临时过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