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对拿出来专门考校诸官的人命案有了清晰的破案思路,便连治理州县也有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方案。
单是这两宗,便足以让他的考评从“乙下”
到“乙上”
。
若他给出的破案之法真能抓到凶犯,则考评还可再升!
但这法子得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才行……
一旁新上任的吏部侍郎谭熙更是满脸诧异。
他是张居中一手从考功司拔擢上来的。
张居中提拔他的时候已经当面告诉过他,希望他能让整个吏部乃至尚书阁的风气都焕然一新。
原本他对许青峰多年来在凉州不瘟不火的平庸政绩是不以为然,想要秉公处置,将其降职的。
但今日终审却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许青峰。
此时看着副卷陷入了沉思。
“短短两天,这许青峰竟像换了一个人?还是说有人指点他?”
毛襄之沉吟片刻后才将手中正卷递了过去,低声道:“谭大人,看看吧。”
谭熙两手捧过卷宗,看了看,面上露出了然之色,“原来如此!”
卷宗上提到了许青峰的家世乃是镇国公许定山的次子,背景深厚。
其侄子许良乃是当朝中书侍郎!
论官职,他跟许良相当,甚至按照“同级官员吏部高一品”
的说法,他比许良还高些,且更具实权。
其他侍郎是侍郎,但许良的这个侍郎就是许侍郎了!
就连他爹许青麟的户部侍郎也只是“其他侍郎”
中的一个!
毛襄之给他看卷宗,意思很明显,能想出这主意的八成不是许青峰,而是许良!
便是谭熙自己虽狂傲,却也知道自己跟许良之间的差距。
毕竟能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助陛下稳住朝局,又主导大乾举行武举、四国和谈之事,任一件谭熙自问都做不到比许良更好。
偏偏许良做到了!
此前下朝之后,许良跟张居中、甪里言二人一起被陛下留下,在很多人心底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未来的许良,必定入主一阁。
许青峰有这样的关系,由不得他不慎重。
更重要的是许良给出的破案之法与地方理政之法另辟蹊径,虽走偏锋,却符合张居中所说的“不一样的风气”
。
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之后,谭熙放弃此前想法,欠身朝毛襄之低声道:“毛大人,许青峰既能想出此等奇谋,证明其具备留任的资格,下官无异议!”
毛襄之点头,“既然谭大人也无意义,那就如此定下。”
说着,他提笔在卷宗上写了个“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