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领导坑惨了的悲催打工人#历史#小知识#唐玄宗】
他是大器晚成、威震西北的唐朝名将,一句“至今木马不敢过临洮”
,让他堪称大唐的龙城飞将。
然而,他也是倒霉至极、晚节不保的叛臣,一把年纪身患残疾,还被领导逼迫加班,最终身败名裂,下场悲惨。他就是安史之乱的“背锅侠”
——哥舒翰。
话说哥舒翰这位老兄,乃是“哥舒”
部落的后裔。按照他们部落的规矩,部落名直接当姓氏,于是他有了一个拉风的复姓“哥舒”
。
他的父亲哥舒道元不仅是哥舒部落的领,还曾在唐朝的安西大都护府担任要职。哥舒翰从小在安西(即现在的疆新kc县附近)长大,家里有钱有势,是标准的富二代加官二代。
年轻时的哥舒翰潇洒无比,整天领着一群小弟喝酒赌博,活脱脱一个赌徒加酒鬼,连堂叔都给他贴上了“汉家富贵儿,醉卧葡萄美酒中”
的标签。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但对于哥舒翰而言,四十岁以前的他既是官二代又是富二代,当然不需要立业,更谈不上不惑。直到他四十岁那年父亲去世,他流落京城,做了“京漂一族”
。
在长安混了三年,靠着啃老本,他依然不改富家公子的做派,整天混日子。直到后来,他遇到了长安卫(即当时长安市的安公局局长)。
这位局长对哥舒翰极为鄙视,让他深受刺激,于是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长安卫就像哥舒翰的贵人,当头棒喝,使他醍醐灌顶。
痛定思痛后,哥舒翰决定不再浑浑噩噩。于是,在天宝元年,他毅然决然地仗剑走河西,立志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河西地区,就是如今的甘肃一带。哥舒翰来到河西后,正式开启了逆袭之路。他先是跟着河西节度使王倕,后来又得到了军界大佬王忠嗣的赏识。
早先,河西节度使王倕将新城的驻军管理事务全权交给哥舒翰打理。没想到,哥舒翰还真是个天生的统帅,军中的大事小情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凭借一己之力震慑三军,将士们心服口服,直呼“哥舒大神”
。哥舒翰文武双全,武艺自不必说,他还喜欢挑灯夜读,《左传》《汉书》手不释卷。
再加上他性格豪爽,仗义疏财,简直就是士兵们心中的暖男兼财神爷,人气爆棚。
转眼到了天宝六年,新领导王忠嗣上任,他眼光毒辣,直接把哥舒翰从小透明提拔为大将军。
接着,哥舒翰又坐上了左羽林军的宝座,升职度堪比坐火箭。既然领导如此器重,哥舒翰自然要拿出真本事来回报。
当时,吐蕃军队经常骚扰边境,哥舒翰决定给他们点厉害看看。在苦拔海之战中,他连破三路吐蕃军队,所向披靡,从此声名鹊起。
此后,哥舒翰不断升迁,尤其在出任安西节度使时,又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吐蕃军队每年秋收时节都会出动大批兵马到一个叫积石军的地方抢收小麦。
因为对方人多势众且出没无常,唐军守将无人能够防御,吐蕃士兵如入无人之境,俨然成了当地麦田的主人,被称为“吐蕃麦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