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看文学>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 第468章 你知道吗真正的强者不是靠拳头而是靠内心的力量(第4页)

第468章 你知道吗真正的强者不是靠拳头而是靠内心的力量(第4页)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书院的窗棂,洒在斑驳的课桌上。柳先生正讲着《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他声音洪亮,言辞恳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诸君当以此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是修心立德。”

晨曦听得入了迷,他心中暗自思量:“若能成为柳先生口中的君子,那该是多么荣耀的事情。”

而暮云则低头沉思,脑海中回荡着先生的话语,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既清晰又遥远。

课后,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沿途是青翠的稻田和潺潺的溪流。晨曦突然停下脚步,对暮云说:“暮云,你说我们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呢?是熟读诗书,还是多行善事?”

暮云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晨曦,我认为君子之道,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自省,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品德。你看那稻田里的稻谷,若不经历风雨,怎能结出饱满的果实?”

晨曦点头赞同,但心中仍有些许疑惑:“可是,这世间诱惑众多,我们又该如何坚守本心,不被外物所扰呢?”

暮云望向远方,那里是青柳镇连绵的山脉,他缓缓说道:“心中有光,则前路自明。我们要时刻铭记柳先生的教诲,以道德为灯,照亮前行的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那份坚持和信念,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时光荏苒,转眼间,两人已从书院毕业,各自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晨曦凭借过人的才学,考中了进士,成为朝廷的一名官员;而暮云则选择回到青柳镇,继续传承柳先生的道德育人思想,开设了一间小小的私塾,教书育人。

晨曦在官场上初露锋芒,他清廉正直,不畏权贵,深受百姓爱戴。然而,随着官位的升迁,他也逐渐感受到了官场的复杂与险恶。有一次,他因拒绝了一位权贵的无理要求,而遭到了排挤和打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晨曦心中不禁产生了动摇:“难道,这就是我追求的君子之道吗?为何会如此艰难?”

就在晨曦陷入迷茫之际,他收到了暮云的来信。信中,暮云用平和而坚定的语气写道:“晨曦,无论你身处何地,都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的誓言。君子之道,虽难行却必行。你心中的那盏道德之灯,是你最宝贵的财富。请相信,只要坚守本心,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晨曦反复品读着暮云的信,心中渐渐明悟。他明白,真正的君子,不仅要有才学,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于是,他重新振作起来,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而暮云在青柳镇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私塾起初并未得到太多人的认可,许多家长更愿意将孩子送到那些名声显赫的书院去。面对这样的困境,暮云没有气馁,他坚信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人看到它的价值。

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暮云的私塾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从京城归来的老者。老者曾在朝廷为官多年,因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决定回到家乡,安享晚年。他偶然间路过暮云的私塾,被里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所吸引,便停下脚步,走了进去。

老者听了暮云的一堂课,深受感动。他看到了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的追求。于是,老者决定将自己的积蓄捐给暮云,帮助他扩大私塾的规模,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在老者的帮助下,暮云的私塾逐渐名声在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不仅教授孩子们诗书礼仪,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情操。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的真谛。

岁月如梭,转眼间,晨曦和暮云都已步入晚年。他们再次相聚在青柳镇的书院前,望着那片曾经洒满他们青春汗水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感慨。

晨曦感慨地说:“暮云,这一生,我走得跌跌撞撞,但幸亏有你和柳先生的指引,让我始终坚守着那份信念。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曾经的磨难,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暮云微笑着点头:“是啊,晨曦。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着那份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理想。虽然道路不同,但我们的心始终相连。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本心,就一定能够照亮彼此的人生之路。”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春日的午后,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温暖而明亮。他们知道,虽然自己的一生即将走到尽头,但那份对道德育人的执着追求,将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在青柳镇的书院里,柳先生的雕像依然屹立不倒,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真理:道德育人,思想高尚,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坚守的信仰和追求。而晨曦和暮云的故事,也将成为书院里流传最广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追求那份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第一章:初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